close

鑑於108課綱強調「素養」的能力培養,近期看到許多文宣也不約而同的都出現了這兩個似懂非懂、抽象概念、撲索迷離的字詞。

但素養到底是什麼?要怎麼培養?需要上什麼課?要花多久時間才有素養?

很樂見我們的教育慢慢的開始懂得緩慢卻深刻而非快速且表象式的學習,

但「音樂素養」可延伸出的問題可大可小,可具體可抽象,因此先從簡單的概念開始了解吧!

 

"什麼是素養"

素養是可以看到「學習遷移」的學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可以發揮出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種由內而外的教養,一種重視孩子從心智到腦袋的完整學習,並非追求考卷上的分數,

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懂、真的享受其中的學習過程與是否有能力再去做更寬廣的延伸學習,

透過素養慢慢養成,使孩子有能力面對、解決在人生中遇到的大小問題。

 

"當素養應用在音樂課"

對於音樂課,經常有「只是學樂器」的刻板印象。但音樂的世界絕非只有演奏而已,

從藝術人文的認識、聽覺感受的訓練、世界音樂的特色、音樂家與作品背後的精彩故事、樂理知識的建構與理解...等,

都是音樂課的內容,也是培育孩子音樂素養的重要養份。

試著想想,當孩子無法感受音樂中的情緒或色彩,他該如何演奏出動人的音樂?

當孩子不知道每個樂器的發聲原理,他怎麼能去琢磨音色的表現?

當孩子不知道音樂背後的知識與其中的樂理應用,他怎麼能樂在其中?

 

音樂素養,

使孩子有能力更深刻的感受音樂;

讓他們在學音樂的時候「更有感」,

並能有更強大的力量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這是一種沒辦法透過分數與檢定級數來判別程度的能力,

但卻是學習路上成就孩子、激發天賦的關鍵。

 

 

"音樂素養課需要上多久"

這是一個最常被提問,但最無法具體回答的問題。

素養是一種由內而外、長期不中斷的教養,

像是調整體質、建立根本的養生之道一樣。

家長可藉由陪伴孩子聆賞、閱讀來培養;

在開始學樂器前,也可藉由老師安排單元課程來逐步建立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與認識;

學樂器後,也可自行涉略相關的知識等,以上都在於孩子是否真心喜歡音樂,是否擁有夠強大的探索興趣,促使孩子自己去不斷的延伸學習。

 

拜網路之賜,獲取資源並不困難;

困難的是你能否開啟孩子自己主動探索的心。

素養是在體內不斷隨著年紀、閱歷增長的,

一種塑造成孩子的樣貌、氣質與內涵的元素。

因此,沒有一定要上多久,也沒有上了多久就能達成什麼程度的準則,

因為,素養是一輩子的,

 

 

 

 

"你願意為了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等待多久?奉獻多少?"

早在課綱強調素養的重要性前,

在我的課程中,音樂素養課已行之有年。

但更新傳統教學思惟,把素養納進課程內涵,

需要相當大的心力與勇氣。

 

因為你需要投入大量的備課時間、

因為你需要翻轉大家所熟悉的學習歷程。

並且當家長、學校高層質疑你的教學進度成效時,你無法給予具體的承諾,

等待素養在孩子體內發酵是無法確切預期的。

因為這不單只是拍幾張他們喜歡上課,嘻嘻哈哈玩遊戲的照片就好。

也因此我曾被家長換掉、曾被質疑這樣的課費時費力,卻又無法賺錢。

我無法反駁這一切的質疑,

因為當素養尚未使孩子變得不一樣時,

無法開口說白話、給予遠在天際摸不著邊的幻想。

 

時間,是最嚴格的考官。

經過好些時日,

我的孩子漸漸轉變,

而這樣的變化,看在旁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看他主動跑去彈琴的畫面,好享受」

「她沒事,就會在鋼琴前彈彈唱唱」

「老師,她三不五時就會寫歌,是你給的功課嗎?」

「老師,她那天跟我逛超市,聽到超市放的音樂,

大聲的跟我分享這是貝多芬的田園...有下暴風雨、然後有小鳥...

「老師,她的老師居然說她在學校很愛彈琴」

 

以上,都是家長的反饋。

或許,她們並非即刻能成為舞台上的音樂家,

但能肯定現在的他們,絕對非常的享受音樂;

而音樂也漸漸成了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良伴。

 

我願音樂素養在孩子內心發酵,

使其幫助他們面對音樂、面對人生、面對生活中每一個愉悅與哀愁,

任何時刻都有音樂陪伴在身邊。

 

由內而外的教養,緩慢而深刻。

用音樂,成就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於素養,好文推薦: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183

(讓美感教育持續發芽,培養對生活有感的學習態度,文章出處:未來Family)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素養 音樂素養 教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siesmusic 的頭像
    Jessiesmusic

    乃潔老師的藝起樂學館

    Jessies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