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inimal Beige Mother's Day Fashion Promotional Sale Facebook Ad

老師也需要轉念─與孩子的一場「沒練琴會議」

不要為了自己的憤怒而感到羞愧。

 

 

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

我們不需要刻意隱藏假裝,但需要圓融處理面對。

 

某日,我十分反常的不想上課。

那種不想似乎是把累積好長一段日子的疲倦倒出來般的不想上課。

 

事出異常。於是,基於本能的,我決定想辦法開始解決問題↓

 

步驟一:搜尋自己為什麼不想上課的原因。

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在睡前收到了家長的訊息

 

「他們整個禮拜都沒練琴,叫他們去也完全不想」

 

他就像是無限循環播放器,整夜在腦袋盤旋。

因此影響了睡眠品質,以及起床的意念和上課的意願。

 

步驟二:釐清自己憤怒的原因

  1. 是因為他們沒練琴?
  2. 是因為家長似乎把責任推給老師?
  3. 是因為自己累了?

 

我發現是因為長久以來,我一直堅持家長要陪伴練習與學習,

當正式開始學習的時候,定時定量的穩定練習極其重要!

因此當有家長或孩子大聲嚷著:「我沒練琴」時,

我會覺得自己所堅持的理想失敗了。

 

但,換個角度想,

世界上的人這麼多,豈有辦法讓每個人每件事都順心如意?

就是有人不順你的意,才有挑戰與進步的地方不是?

 

步驟三:如何解決問題?

我想,如果我帶著憤怒,肯定會是一場悲劇性的課程,甚至就是最後一次與孩子見面了。

所以,我轉念思考,在不妥協與和平解決的平衡下,我邀請孩子一起來開一個「沒練琴會議」

 

----沒練琴會議----

主旨:討論沒練琴的「前中後」事故

  1. 為什麼沒練琴?

當我一開口問「為什麼沒練琴」時,孩子露出一絲惶恐一絲不悅的表情

當我再開口說「廢話!春假當然要好好玩啊!怎麼可能有時間練琴」時,孩子露出無比驚奇的眼神,

並有種「好吧!我來跟你好好討論接下來的議題」的感覺

  1. 沒練琴會發生什麼事情?

根據經驗,沒練琴→不想彈琴→不想上課,一種像春夏秋冬一樣必然的循環,

我們依序誠實的列出來,用一種「討論和預測」來取代「喋喋不休的怪罪與責罵」

  1. 面對沒練琴帶來的結果我們可以怎麼做?

發現問題後就需要解決問題,先設定好SOP,

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很意外的是,孩子們很認真的討論、很認分的面對、很成熟的計畫,過程大約十五分鐘,

而之後的課程也就在這樣的沒練琴會議後,順利的結束。

 

課程結束了,我們笑著走出教室,而我也特別感謝家長提前告訴我孩子的狀況,讓我能預先準備各種因為沒練琴而自然發生的表現。

 

 

 

是人都會生氣…不論身為何種角色。

不要避諱面對自己的情緒,不要為自己的憤怒感到羞愧,

但我們需要覺察它、善待它與好好處理它。

 

 

轉念之間,孩子上課狀況好了、家長的擔憂少了、老師的心情也好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siesmusic 的頭像
    Jessiesmusic

    乃潔老師的藝起樂學館

    Jessies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