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音樂=變聰明?

有好好學音樂的他,會比沒有學音樂的他來的聰明!

(我沒有要賣健康食品、科技互動產品、益智書籍教具或莫札特全套CD,只是一些日常的微觀察….如果有更好的回答也歡迎大家留言~)

關於學音樂與變聰明一事,好像很常出現在音樂老師和家長的對話中。經常收到老師的救援信,關於如何回答;或者自己直接收到家長殷殷期盼的詢問...

太篤定,又怕變聰明的程度跟想像中的有落差;

太猶疑,又怕被質疑教學品質與學音樂的必要性。

其實,很多觀念來自於我們每天無形中接觸到的「商業訊息」,被這些帶有商業氣息的口號洗腦,加上口耳相傳、實驗數據證實、名人推薦加持等等,慢慢的,學音樂跟變聰明就這樣被畫上絕對的等號。

 

學音樂真的會變聰明嗎?

我想是會的,但需要注意

 

  1. 「學多久」的音樂會變聰明:「學音樂」不是一支速效針,打了就會突然變聰明。所有的學習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發酵與醞釀,藝術更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在孩子心中滿滿內化昇華。若在很短暫的時間就要求變聰明,那就跟減肥藥一樣,在短時間內就瘦很多,肯定不是太健康。

 

  1. 「學怎樣」的音樂會變聰明:在各種教材與教法的引進推廣下,老師們的教學內容其實也越來越能引導啟發孩子的潛力,學音樂的同時能連結許多不同的知識、想法與跨領域的學習,這樣的教學其實是能大量激發孩子腦力的;但反觀若是沒有真正建立好基礎,為了達到某種瞬間的效果,不斷著眼於同一首曲子或者考試內容,枯燥乏味的、一再反覆毫無意識的練習,非但無法達到變聰明的效果,還有可能會變僵化變笨。試想你去學做菜,老師叫你每天切一百根蔥,但你不知道那是蔥、更不知道蔥如何料理、甚至不知道怎麼拿刀,這樣你做菜功力會進步,你會喜歡做菜嗎?

 

  1. 最後,孩子的改變,對照組其實要來自孩子本身,而不是他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進度、性格,在同儕壓力下,家長與老師不免會受到旁人的影響,但聰明不僅只是表現在某個現象或分數上;聰明也不僅是單靠學習某種技能就能達到;是從家庭生活乃至學校教育等整體環境對於孩子長遠的塑造與影響,因此跟別人比較,對於孩子來說是不甚公平的。學音樂是件複雜的技能,不僅眼睛要看譜、手要動、心要感受、大腦要思考、有時候甚至連腳跟身體也都要動,在同一時間需要這麼多繁雜的工作才能進行的事,在進行時,腦袋真的需要大量的活動量。孩子若慢慢學、好好學,過一段時日,有學音樂的他,一定會比沒有學音樂的他來的聰明,不只聰明或許還會多點溫柔平靜、活潑可愛,散發富有涵養的氣息。

 

同場加映,學音樂除了變聰明,還能增進

專注力、創造力、聆聽力、鑑賞力、增加感官刺激、手眼協調、精細動作、

培養負責任的態度、提供休閒娛樂、抒發情緒、與人合作的能力、培養對他人的察覺度、增加自信….

 

上述各種官方說法其實就是想表達:學音樂不僅是學習技巧,綜觀音樂史、音樂感受、聽力訓練、肢體表達、即興創作、合奏經驗等等,

都在學習的範圍內,而為孩子挑選能在音樂課程中賦予這些教學內涵的老師也甚為重要。「學多久」、「怎麼學」、「跟誰學」

都應該是孩子學習音樂過程中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區,別過度的跟其他孩子比較。

 

有好好學音樂的他,真的會比沒有學音樂的他來的聰明!

 

好影片不藏私-

How playing an instrument benefits your brain

連結:https://goo.gl/wD2PTs (內附中文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es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