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習音樂其實是在學習如何渡過關卡與調整情緒。每一種藝術的積累,
除了是一種興趣與美感的養成,更是自律的訓練,對孩子而言,
不論學習什麼都無法逃離關於基本功的練習。在過程中,我們尋找突破自我的動力與渴求,進行一場與自我的內在對話。
「奔放,除了喜悅與歡愉;更是一種內在自省與修補的過程。」
- 節錄至吳敏慈《與孩子一起奔放》講座內容
非常激動能聽到自己的偶像- 吳敏慈老師如此近距離的對話分享。
身為一位學音樂的人,如何在規矩與叛逆中找到音樂對自身的意義與存在價值或者說使命感
身為一位音樂教育者,如何透過自省學會欣賞孩子,陪伴孩子找出藝術在成長過程中的角色
身為一位音樂經營者,如何突破市場困境,走出創新同時又肩負對專業的堅持。
講座經過一周,敏慈老師的每句話言猶在耳,記下來和大家分享~

溝通、傾聽、欣賞、對話

每一年重新檢視孩子要如何走,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種選擇。先看孩子帶來什麼,而不是我們急著要給予孩子什麼。


當你覺得孩子不專注時,我想先問問:「那你覺得怎麼樣叫做專注?」
→全身喚醒在做事情,這才是專注←



















唯有真正深刻的走過且持續走著的藝術家、教育家、執行家才能如此自在優雅卻深刻的分享。
再次感謝敏慈老師給我們一堂如此寶貴的課程。接下來讓我們用行動支持用心的藝術家們:

11/21, 11/22 (六、日)

11/14, 11/21, 11/28 (六)6:00-8:00 P.M.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