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午後,在專業優雅的奇美廳,聚集了老老少少對音樂有興趣的民眾一起聆聽由資深節目製作與主持人─邢子青主講的:乘著文學的翅膀─管弦樂「調色盤」。
看到這麼多年齡層的民眾,由衷的開心,藝文活動推廣始終有許多人在共同努力著!!!
這是台灣應用科技文藝季的系列活動之一 ,
每一季都有不同的領域與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臉書訊息、報名專區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8YyaX)
這場講座的主旨是希望大家能在喜歡音樂之餘,能「聽懂」音樂,
獲得音樂中更深刻的感動與記憶,讓你有不同以往的聆賞經驗。
並非要談論艱澀難懂的音樂理論,而是逐步的透過認識作曲家的小巧思,
來更進一步聽懂音樂。
聲音可以創造出顏色的感覺,音樂如何與色彩之間產生共鳴?
老師以音樂元素的組合像是烹飪美食般來開場舉例,從一鍋平淡無奇的清水開始,
加入玉米紅蘿蔔丁、調味料、蔥與蛋花,透過每一份微小的食材,慢慢組合,使味覺、視覺與嗅覺上的張力慢慢增長,
如同音樂的織度,隨著音樂元素(或我們稱為動機)的累積與釋放、消散與轉化,牽引著聽眾的情緒,跟著音樂的起伏一同走進音樂的世界中。
一、五線譜上,如何調色?
音樂組成三大要素:旋律、節奏、和聲,缺一不可。從水平與縱向來看。各自的水平聲部,組織起來變成縱向的和聲。
有些音樂很快樂、有點憂傷或悲憤,音樂情緒調配的不同來自於音樂的調性,
而調性又可分為大調 ( Major ) 與小調( Minor ),因此在聽音樂的時候我們可以特別注意作曲家對於調性的選用與轉換。
邢老師以奇美博物館樂器廳中,「走入管弦樂團」展區的曲目作為導聆曲目,
透過音樂調色盤的主題,巧妙的串連了貝多芬、史麥塔納與普羅高菲夫之經典作品。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繽紛、充滿音樂色彩與故事性的音樂調色盤。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OQ0X7)
二、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音樂導聆
樂聖,何其聖─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老師用《命運交響曲》與《歡樂頌》來開場解說大調小調,然後銜接至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的導聆。
第七號交響曲是在貝多芬歷經戰亂、失戀失聰、重新站立的作品。
交響曲像章回小說,有起承轉合,透過不同的速度與調性,
來述說作曲家內心想表達的音樂故事。
在第二樂章中,可約略區分三個段落:A (minor) – B (Major) – A’。
節奏往往是支撐旋律在進行時,很重要的支柱,更可構成動機,由動機逐漸推疊成為「樂句」,而這個樂章的動機,要如何聽出弦外之音呢?
可掌握:節奏的「三長兩短」,貝多芬使用這樣的節奏動機來增加音樂中的趣味性。在反覆中,聽出旋律與配器的變化,感受織度的擴張。
音樂與電影畫面結合:王者之聲影片當中,英國國王發表演說的時候配樂就是小調這個段落,
音樂的逐漸擴張與搭配國王的演講越來越激動,真的是搭配得天衣無縫。
B段是大調段落,木管樂器的合奏呈現出田園風,
A’段則是將前面的動機,重新包裝,相互融合,並利用賦格的手法相互競奏。
老師貼心提醒:「作曲家最深刻的細膩之處總是藏在慢板樂章,如果你不幸真的要打瞌睡了,請留給一點精神給慢板的第二樂章。」
除了電影王者之聲,日劇交響情人夢也使用了第七號交響曲,僅是他們使用的是較歡快的第一樂章。
三、史麥塔納《我的祖國》─莫爾島河 音樂導聆
講到失聰的音樂家,我們總會想到貝多芬,但捷克國民樂派之父─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 1824-1884)也在晚年失聰,
當他在創作《我的祖國》時,已經完全進入失聰狀態了。在我的祖國中,史麥塔納希望用音樂記錄他土生土長的地方。
《我的祖國》是連篇交響詩 ( Symphony poem ),總共有六首,而莫爾島河是第二首。
在莫爾島河中,利用動機的帶領,透過不斷的反覆與其他樂器呼應,讓音樂持續延續動力,猶如真的能看到一條河流的旅行般。
【聆聽段落】
段落 |
配器 |
備註 |
源頭一 |
長笛、弦樂撥奏、豎琴 |
大珠小珠落玉盤, 猶如冰涼的雪水在融化 |
源頭二 |
大提琴 |
暖流與冰涼的雪水交融 |
莫爾島河 |
弦樂 |
匯集成莫爾島河 (最熟悉的河流主題旋律) |
狩獵 |
法國號 (補充:法國號又稱黃金蝸牛,以前是沒有那麼多按鍵與吹管,容易讓獵人掛在肩上,最早名稱稱為:獵號) |
|
鄉村婚禮 |
弦樂 |
波卡舞曲→舞蹈節奏 |
月光精靈 |
小提琴、長的 |
冰冷的水又再次出現,波光粼粼 |
湍急水流 |
銅管、打擊樂器 |
氣勢如虹 |
古堡 |
全部的樂器一起演奏 |
莫爾島河已經通過市區準備注入北海,用在第一章《高堡》原本由豎琴演奏的動機,在此處讓所有樂器一起上場,表現要流去汪洋大海的氣魄。 |
邢老師貼心提醒:透過動機告訴你故事,這就是弦外之音!
↑影片欣賞:1990年布拉格之春由庫貝利克(Rafael Kubelík)指揮的開幕音樂會。
四、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 騎士們之舞 (Dance of the knights ) 音樂導聆
俄羅斯變色龍─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以現代音樂語法,說文藝復興愛情
→以肢體語言,呈現音樂與戲劇張力
→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芭蕾的三大元素:音樂、戲劇、舞者。音樂除了要讓芭蕾舞者能夠跳舞,也適時地強化劇情故事。
邢老師透過「音樂調色盤」的主題,巧妙的串連奇美音樂廳管絃樂廳每個整點會演奏的樂曲。(走入管絃樂─多聲道影音節目列表)
用簡單卻深刻的步驟,內斂沉穩卻不失幽默的解說,讓台下從七歲到七十歲的聽眾,全程全神貫注,鴉雀無聲的聽老師講解。
如此親民的講解、細心的逐步分析與帶領,讓大家更能進入到音樂世界。
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純粹希望大家能「聽懂」、「更深刻」的感受音樂。
我想這也是所有音樂人最盼望的事。音樂不是佇立在金字塔頂端,而是親民且生活化的!
真的非常感謝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舉辦的系列講座,奇美提供如此舒適與優雅的場地,
並聘請資深專業且親民的邢子青老師,住在台南,被滿滿的藝文氛圍包圍,實在是太幸福了!
邢老師幽默金句↓
★聽懂音樂的理性與感性,聽音樂不會老,心情會愉快。
★音樂的震撼,不一定是要透過大型管弦樂的彭湃;細微變化、感動變化、深刻記憶,也能震撼你的心。
★Open- minded, get involved!
願大家都能在聆賞音樂中,找到美好、找到平靜、找到感動。
留言列表